全部活動報導

  • View More 截圖 2023-03-27 下午10.44.48.png

    海外客家

    「客家人」、「客家族群」並非是一個存在中國已久的團體或是人群分類的代稱,「客家」一詞的概念化更是到晚近的19世紀中後才逐漸明朗。而臺灣作為客家人主要的移居地之一,臺灣客家經過數個世代的發展,其規模與影響力已經不能忽視,甚至成為維護與傳承其文化的重要推手。
      隨著全球化的擴張,任何一個區域或是國家都無可避免地參與其中。換言之,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人們必然在這環球鏈軌之上進行所有物質與非物質的互動交流,客家人也無不例外。那麼,這個只是以方言為主要特徵而成形的新興群體是如何將自己放置在全球的視野中?又要如何從全球的視野中,定位與拓展臺灣的客家呢?
      在討論本文問題意識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先定義何謂「海外客家」?根據蕭新煌學者的解釋,海外客家是指排除了中國原鄉以及臺灣兩地以外之客家族群與社會作為研究對象的客家研究。但是嚴格來說,臺灣客家在經歷了上百年的本土化與臺灣化,早已形成一個獨樹一格,與海外其他地區的客家有著不同的族群歷史與政治文化面貌的社會有機體。如此一來,海外客家的研究理應包括了臺灣的客家研究,因此在本文所討論的——在全球的視角下來定位臺灣客家,就有其價值與重要性。
      而欲想揭開海外客家的面紗,就必須緊繫著華僑史的脈絡下梳理。現存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與社會,正是華人海外移民的結果。再者,客家人作為華人層次下的次族群,除了中國或是臺灣之外,其他地區的政府官方並未將其獨立出來個別討論,多是以幾句描述性字眼帶過,散見於華人相關的研究或是報告之中,並未形成獨立的研究領域。因此,探究海外客家移民現況或是移民史的途徑必然與華僑史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將客家放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就不能再以中國史或是臺灣史的觀點解釋這些持續且動態的遷移行為與過程,而是藉由一個整體性的視野來評價。通過對歷史上的事物或概念進行相互的參照,分析其緣由,從中找出共同與合理的詮釋方式,由此擴大深度與廣度,進行宏觀的歷史研究。例如19世紀客家人的遷移動機,不單單只是當時中國南部地區人口過剩、局勢動盪與饑荒頻傳等內部問題,更要考量到國際社會對契約勞工大量需求的外部因素。
      客家人邁向全球的野心,從明清時期就早已預示了。從貿易買辦、契約勞工,再到落地生根並組織協會社團來幫助後到的族人,例如各地崇正總會的相繼成立,以及數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舉辦。即便當代海外客家社團,在經歷了數代的經營後,可能受到當地政治、經濟與社會的交互影響,對其產生了組織內部結構性的改變或調整,但依舊不動搖海外客家人與移居國所交織與揉雜出的族群文化特徵與價值。
      最後,回顧到臺灣自身,經歷了原漢衝突、閩客械鬥、籍貫制度、四大族群,再到多元文化主義,客家人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其他族群無疑也已譜出專屬於臺灣客家的客家性。再加上臺灣客家擁有專職的官方機構客委會,以及成熟的客家學術研究單位,因此將自己定位為世界客家的領頭羊是必要且必然的結果。趁著今年世界客家博覽會在臺灣的舉辦,除了勾勒出全球客家的整體面貌與展現客家性的多元發展,更重要的是凸顯臺灣客家成為世界客家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參考資料:
    吳憶雯,2017。〈由全球史視角從事客家研究的幾點看法〉。《中正歷史學刊》,第20期,頁211-233。
    蕭新煌、張翰璧、張維安主編,2020。《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的網絡》。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IMG_0212.JPG

    世界客家博覽會

    3月27日下午,世界客屬總會范理事長成連、江秘書長烘貴,協同桃園市分會鍾理事長國雲、戴副理事長金溪、劉常務監事財德、涂總幹事文奎以及分會創會理事長彭武坤賢伉儷,拜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林局長昭賢,針對本年度世界客家博覽會及其相關客家事務進行討論與交流。

    客家人從原鄉遷移至海外各地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而不同的離散背景都與全球、區域以遷移地的國情文化息息相關,並同時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的交互影響而形塑交織出各地區獨一無二的客家認同與特色。這持續且動態的在地化過程,客家人由客人轉變為主人,但依舊承載與延續客家文化的特徵,以致形成一個跨區域的海外客家族群整體。

    為了勾勒出全球客家的整體樣貌,以及展現客家性的多元發展。世界客家博覽會於2023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將在桃園舉辦。本次大會以「 Travel to Tomorrow」為主軸,結合桃園智慧城市的特色,透過科技邁向未來,將客家從地方穿越世界,從傳統帶到創新,企圖凸顯世界各地的客家文化,打造桃園或是臺灣成為世界客家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 View More 6.png

    進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的客家美食發展

    用餐型態的發展,從傳統農業時代的大家庭同桌共餐,進展到現代工商業社會的小家庭模式,再到近幾年崛起的個人獨自進食。這變化的趨勢都一再地透露了當代人們對於用餐所嚮往的快速與方便,客家人也不例外,同樣地混入在如此的洪流之中,舊時客家菜的基因已不復見。
      此外,許多的客家餐飲業者,為了追求消費時尚與商機,早已加入南北各地的華人菜系,融入賦有全球化的餐飲特色,進而稀釋了客家飲食文化的特徵。如今,只有在客庄的地方特色餐廳,還有局部保留了客家菜的DNA,成為客家鄉親懷舊思鄉的最佳場所。那麼,何謂客家菜的基因(DNA)?我們可以從食材、烹調方式與風味這三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食材方面,客家先民著重選用當地土產,並依照時令季節入菜。
    肉類菜品若有過剩,則醃製曬乾或釀造發酵加以保存,以供長期使用,體現客家人勤儉惜食的精神,例如梅乾菜、蘿蔔乾與鹹豬肉等。
      至於客家菜傳統的烹調方式,包括人們琅琅上口的四炆四炒與蒸煮。而當下廚房設備已從燒柴大灶,轉變至電氣化自動設備,以及分子料理與雲端烹飪。透過應用科學的角度重新詮釋傳統客家菜餚,並適當轉型,接軌新型態的廚具與廚藝,最大化地保存客家菜的DNA。
      最後則談到傳統客家菜的風格與口味,其特徵為原汁原味、清香自然,以及偏鹹、重油與注重熱量。這些既下飯又開胃的元素在農業社會有其必要性與必然性,卻隱含了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為了因應當代消費族群的飲食習慣,現代化的客家菜餚必須重視飲食健康與安全,其中含有高鹽量的料理,可以在備製與烹調的過程中,調整為鮮味凸顯的呈現;醃製發酵的加工食材,可以提昇熟成技術,賦予食材本身更高的價值;至於油鹹香特徵的風味,則可以保有食材的原汁原味,並加入香草香料的應用,以及精確控溫的處理手法,做出色香味俱佳,又兼顧食安問題的當代客家飲食佳餚。
      爰此,樸實無華的客家飲食文化,在延續客家飲食的DNA使命之下,結合科學烹調的技法,發展出美味、健康、時尚與怡情的新客家美食,此其時矣。
      個人從釀造發酵的研發、製造到行銷,已有四十餘年的經驗,並同時取得中、西餐點心與咖啡師證照,希望能在客家菜的經典傳承與創新發展中貢獻一己之力,也盼望經由錦台兄客宇宙網站,能與客家先進們切磋共勉。

    寫作指導:江烘貴,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博士,曾任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處長;現任育達科技大學兼任老師、世界客屬總會秘書長。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圖片 1.png

    客家風味創新料理:鹽焗雞

    客家鹽焗雞是每一位饕客前往客家餐廳時必點的一道料理,鮮嫩多汁的雞肉讓人無法停止手中的筷子,一口接著一口地放入口中。然而,這看似技法純樸、調味不華的鹽焗雞為何是專屬於客家人的飯桌上的佳餚呢?
      鹽焗雞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年間,相傳當時廣東惠州的在地鹽商收入豐厚,於是要求廚子將祭祀後尚未食用的全雞供品(祭祀所使用的全雞供品通常不只一隻)放入鹽堆中密封保存,這個動作在粵語中被稱為「焗」。
      也有一說指出,身居山區的客家先民,因為地理空間的限制,使得每每進城或是出遠門都是一段路途遙遠的過程。為了果腹趕路,加上活雞不易攜帶,於是便將雞隻宰殺過後,使用大量的鹽包覆燜熟,再密封放在行囊包袱中,以便在路途或是遠行後再行食用。
      由於年代久遠,實際的典故已不可考,但不論是哪一個傳說或是版本,前人都意外地發現,透過這樣的手法加工處理過後的雞肉味香濃郁、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
      這不經意的美麗錯誤會使雞肉如此地的美味,正是因為將雞肉先包覆再焗烤,對於雞肉而言並非直接燒烤,而是外部焗烤、內部無水燜蒸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保留與鎖住了雞肉的原汁原味。並且在尚未打開包覆物之前,雞肉是處於無菌的狀態,更有利於延長食用前的存放時間。
      除此之外,鹽焗雞也有益於人體健康之需求。雞肉是一種低脂的白肉,富含優質蛋白質,且雞肉蛋白經過加熱分解後,是少數同時包含麩胺酸與核酐酸的肉類。而這兩種氨基酸與鹽的結合,便是鹽焗雞鮮上加鮮的關鍵因素。客家先民憑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而實踐出來的飲食智慧,成就了口碑相傳的經典美食,相沿至今。
      鹽焗雞的傳統烹飪手法如下:
    1. 土雞全隻或半隻,先使用米酒、鹽與沙薑粉塗抹醃製一天,建議加鹽量是雞肉總重的1%,其餘酌量添加即可。
    2. 醃製過的雞肉滴乾後,內層包覆烘焙用紙,外層包覆鋁箔紙,再用棉繩捆好備用。
    3. 用鐵鍋乾炒4-6斤粗鹽(按雞隻大小),炒到鍋面起白毛,鹽轉淡黃色,溫度約160度時,開始焗燒雞隻。
    4. 先取出部分熱粗鹽,放入雞肉並將雞胸部分朝上,回置於熱粗鹽時須完全覆蓋,接著蓋回鍋蓋,以中小火加熱約25分鐘;然後取出上層覆蓋的熱鹽,將雞隻翻面後覆蓋熱鹽,再次加熱約20分鐘,熄火後再燜20分鐘即可完成。亦或是應用科學烹飪手法,以分離式溫度計插入大腿內側,當腿肉溫度達80度時取雞出鍋,更可以確保全雞的鮮嫩可口。
      環顧世界上的經典美食,法式的紙包魚或紙包雞胸、義式的起司焗烤美食與馬來西亞的麵包咖哩雞等,就廚藝科學而言,都可以算是客家鹽焗雞的「遠房親戚」,如何善用外烤內蒸的烹飪廚藝,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然而就烹飪廚具來說,傳統客家人所使用的大鍋大灶,已難重現。當前智慧型科學廚具,以及AI雲端作業模式,發展日趨成熟。因此,鹽焗雞的烹調方式也要能轉化為現代化的烤箱製作,才能與時俱進,提升鹽焗雞的風味與品質一致性。若能進一步用來製作鹽焗雞腿排,或是雞肉捲,則更適合當前小家庭或親友間的共食分享。

    寫作指導:江烘貴,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博士,曾任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處長;現任育達科技大學兼任老師、世界客屬總會秘書長。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11.png

    客家風味創新料理:熟成鹹豬肉

    早期農業時代,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多與祭祀禮儀、逢年過節,或是地方上的重大慶典密切相關。客家人也不例外,家家戶戶通常會宰殺自家所飼養的豬隻羊群當做祭品。然而,全豬全羊在短時間內難以分食用盡,再加上當時尚未有冷藏或冷凍的保存方式,因此都以高鹽醃製來延續食物的賞味期限。不過,隨著現代人養身保健的觀念養成,以及愈來愈多的醫學報告與研究顯示,過多的鹽分攝取容易導致高血壓,也不利肝腎功能的養護,造成身體機能的負擔。
      過去的傳統觀念中,人們總是認為即時宰殺的新鮮溫體肉類最為好吃,醃製食品不過是與生活妥協下的產物,事實其實不然。如果將新鮮肉品放在合理的監控下保存,其會自我催化發酵熟成。經過時間的洗禮,這些肉品不但不會發霉腐敗,還能催生出意想不到的風味。「熟成」技術成為當今高級肉品處理的手法之一。
      所謂的熟成是指,藉由溫度、濕度與時間的變化,使肉品自體本身的酵素催化與分解存在其中的物質,進而讓肉品的味道與質地產生改變。大致的原理是: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增加其鮮味;肝糖轉變成葡萄糖,則呈現甘味;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產生肉香味與核果風味;而三磷酸腺苷(ATP)分解成單磷酸肌核苷(IMP),更使原本增加的鮮味層次更上一個檔次。除此之外,在肉質方面,因為結締組織與肌肉纖維被分解成小分子,使其更加軟糯彈牙。這種肉品處理技術廣泛地應用於豬肉、雞肉甚至海鮮類,而在各式各樣的熟成肉品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高檔的熟成牛排。
      透過高鹽醃製或是熟成技術製成的菜餚,消費者體驗到的不單單只是享用過程中的美妙滋味,而是其所乘載的文化內涵與兒時記憶,因而創造出其價值不菲的價格或是意義。放眼世界,諸如此類的異國美食比比皆是,例如西班牙伊比利的火腿、日本北海道的醃製漁獲以及我們客家的鹹豬肉。發展至今,即使客家鹹豬肉不算是上等昂貴的高級食材,但依舊佔據客家人心中的重要位置。因此,為了再次呈現這美好的「味緒」,新北市哈客合宜活動中心將在五月份展示客家鹹豬肉的熟成創新廚藝體驗,配方與流程摘要敘述如下:

    選用約兩公分厚的豬五花肉,裹上發酵力的紅麴或白麴,控制在1%左右的鹹度,接著加入基本調味料,蒜末或是生紅蔥頭末,再加入中西式香草,如紫蘇、九層塔、薄荷、香椿、迷迭香或百里香等,來增加獨特的香氣,醃製3-7天,使肉類產生熟成風味。熟成過程中,要切實隔離空氣與水分,才不至於腐敗變味。

    烹調方面,則可以選擇蒸熟、煎製、燒烤或裹粉油炸皆可。為保留食材原汁原味,則建議使用廚房溫度計,測定豬肉中心溫度在80-85度時起鍋,才能確保可以吃出鮮香多汁的客家熟成肉。上菜擺盤時,若加上碧螺春或東方美人的茶粉,更可以產生多層次的風味,提升菜餚的質感與價值。新北市哈客合宜活動中心,歡迎您來體驗客家美食的創新,以及客家飲食文化的分享交流。

    寫作指導:江烘貴,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博士,曾任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處長;現任育達科技大學兼任老師、世界客屬總會秘書長。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IMG_9672.JPG

    從農業轉型旅遊服務的客家庄

    百年餘來,臺灣島內客家遷徙數次,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從西部移動至東部的移動歷程,我們稱之為臺灣客家的二次移民。輾轉到花蓮的客家先民,依舊以務農維生,教育為重,保有客家民系踏實、不輕易好高騖遠的精神。
    如今,花蓮地區成為了旅遊休憩的好去處,不僅臺灣人愛去,連外國人也不例外。而已經落腳在當地許久的客家新生代,看準時機,順勢將傳統產業轉變為民宿開發或是美食餐飲,產業型態升級為富有特色的旅遊服務業,並一同改善生活型態。
    隨之發展的地方特色產品,例如鳳林鄉的鍾家紅麴臘肉,林田山林業園區的滿妹豬腳,吉安鄉的客家米食,以及拓展至全縣的剝皮辣椒、麻薯、客家酸菜與蘿蔔乾等,都是因為旅遊民宿業的興起,因而帶來了許多商機。
    二月十八日總會范理事會偕同江秘書長參加花蓮客屬會的會員大會,以及接續的九大鄉級地方分會。
    新任理事長邱坤誠的上任願景,地方首長與各級民意代表的積極參與,插敘其中的客家傳統表演與新創歌謠,都展現了花蓮客家族群的政經與文化發展的成熟度、生命力與續航力。
    難能可貴的是其投入新生代客語認證的訓練與獎勵機制,更是看見了花蓮客家族群想要背負傳承客家精髓的使命。
  • View More IMG_9662.JPG

    傳唱千古的客家音樂

    客家音樂包含了傳統的客家說唱、山歌、小調,以及當代的客家流行音樂。而客家流行音樂當中,又以臺灣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與印尼的發展最為蓬勃,例如廣為傳唱的客家本色、天下客家等。
    早期客家流行音樂著重在祖先開墾的艱辛,農業時代的悲情場景,或是反映低下階層的市井生活,不外乎就是為了傳達客家人勤儉持家不忘本的精神。此時的客家流行音樂創作風格保守,聽眾年齡層偏高,也只在客家地區較為受歡迎。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傳統客鄉的社會結構改變,例如桃園的航空城、竹苗的科學園區、台三線與台九線的國際性旅遊景點等,都預示著臺灣的客家族群已經走出農村,正邁向科技化與國際化,與世界接軌。
    因此,創作一首能表達當代臺灣客族的族群性以及承載客家精神的原創歌曲,能夠引領臺灣,甚至全世界客家族群的發展,除了是本會范理事長的願景,也是世界客屬總會的目標之一。二月十六日的凱薩晚宴召集了音樂創作團隊,接著二十五日的客家歌謠演唱會,一首有穿透力、傳唱千古的客家金曲,在今年,正在孕育發展中。
  • View More IMG_9665.JPG

    臺灣客家流行音樂

    音樂是一種符號,一種社會形式的表現方式,也是人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樣態。透過觀察音樂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可以區辨出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音樂風格、詮釋方式與特殊偏好(王俐容,2010:161-162)。隨著客家族群與客家文化概念的逐步建構,包含在內的客家音樂之雛形也日見明朗。
      早期大眾對於客家音樂的想像,不外乎就是客家說唱、山歌與小調。然而,受到工商業興起與大眾流行文化等影響,在西元1980年代開始,客家音樂結合了當代音樂的表演形式來創作,以吳盛智的「我是客家人」、塗敏恆的「客家本色」、林子淵的「細妹仔恁靚」揭起了臺灣客家流行音樂的序幕。
      不過,打開自己的音樂清單,或是搜索知名影音平台與時下熱門的音樂程式,大多都是以華語、外語創作的音樂佔據版面,閩南語音樂也有不少篇幅,為何同為臺灣方言的客語音樂卻寥寥無幾,似乎一定要到特定的頻道、地點,甚至是時間才能聽到,客家音樂曾經的風光為何消逝地如此快速,又為何大眾看似不愛客家音樂呢?
      即便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者前仆後繼地投入創作,例如林生祥、陳永淘、謝宇威、湯運煥、劉劭希等;政府部門文化相關的鼓勵政策,如西元2004年新聞局主辦的原創母語歌曲大賽;客家電視台的大力推廣與支持,似乎也無法改變客家流行音樂只是小眾(市場機制)、需要協助的襁褓(政府援助),依附在音樂強勢主流文化(華語、閩南語)。
      另一方面,客家流行音樂中所傳達的文化經驗與族群特徵,例如對於過去生活的緬懷,農耕時代的客家經驗;保守又熱情好客的純樸特質等,描繪了過去與當代的客家族群輪廓。此舉有助於強化族人對於客家的族群認同連結感,卻也無形地劃地自限,排除其他族群與之產生共鳴,這也是客家流行音樂不容易打入主流市場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客家流行音樂的定位尚未清楚界定,存在世代間的認知問題。老一輩的客家族群認為,客家山歌才是正統的客家流行音樂;年輕一代的認為,客家流行音樂老土,並不怎麼喜歡;而客家專家學者又認為,採茶戲、唱山歌更能代表客家文化(王俐容,2010:170)。
      總而言之,客家流行音樂確實地透過其自身的價值,展現族群的文化特徵外,也對於土地的情感、族群共同記憶、文化界線與認同歸屬產生強烈的連結。然而內部的挑戰,諸如世代、學界或是大眾對於其的定位與定義尚未取得共識;外部的挑戰,例如市場機制的自然淘汰、依賴政府或其他單位的長期援助,以及強勢文化的壓迫佔據,都是考驗著客家流行音樂未來發展的走向。
      雖是如此,客家流行音樂其文化與藝術的價值也不會因此而受到質疑。近些年來,也愈來愈多其他族群的聽眾也紛紛加入客家流行音樂的行列。正因為其所處的複雜且多變的環境中,客家流行音樂正走向一個更加多元豐富的全新樣貌。

    參考資料:
    王俐容、楊蕙嘉,2010。〈當代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國家與社會》,第8期,頁157-199。
    許馨文,2019。〈導言:臺灣客家音樂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全球客家研究》,第12期,頁38-68。
    楊淑菁,2004。〈客家音樂與舞蹈〉。《臺灣戲專學刊》,第9期,頁333-346。
    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2007。〈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4期,頁165-192。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DSCF7620.jpeg

    客家米食文化

    漫遊在全臺各地的客家庄,除了欣賞客庄風景、體驗客家文化之外,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客家粄條或是客家鹹湯圓,結束後再來一份客家粢粑或是客家牛汶水當作飯後甜點儼然已成為參訪客家聚落的必經行程。
      而當你/妳在大快朵頤這些客家美食的時候是否想過,已在口中的食物,不論鹹甜、烹調、呈現方式等,都是出自於日常那碗白亮亮的米飯,為何這唾手可得,看似平凡無奇的米飯,可以變化出如此豐富的食品種類,客家人又為何如此擅長米製品的製作呢?
      想要解惑心中的疑問,首要釐清客家人與米食之間不可分割的歷史脈絡與密切關係。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至今,有很大的因素來自於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物產資源以及社會人文環境,例如一些耳熟能詳,關於客家飲食文化的描述:「鹹、油、香」、「吃野、吃粗、吃雜」等(何來美,2022)。
      客家米食也不例外,離不開上述因素影響其文化發展,在中國原鄉,客家人久居南方,傳統的主要糧食來源以稻米為主,而蕃薯、芋頭次之,而非小麥(房學嘉、肖文評、鍾晉蘭,2011:154-155)。又因為原鄉客家人大多居住於土壤貧脊的丘陵山區,山間梯田的稻米產量一直有限,無法提高(楊彥杰,2000:368-369)。
      在稻米產量不足的情況下,客家人為了求果腹以及飽足感,傳統客家婦女練就出一手加工各式米製品的技能,也逐漸發展出客家米食的多樣性(劉澤玲,2009:56)。即便後來客家人到了臺灣,依然保留這項好手藝,民間甚至有人將編寫成著名的〈客家粄十唸〉,由此可見客家人加工米食的本領以及其種類的繁多。

    頭錐,油錐仔。
    二粢,粢粑仔。
    三甜粄,鹹甜粄,番豆粄,紅豆粄。
    四雪圓,粄圓,惜圓,圓粄。
    五包,豬籠粄,番薯菜包,艾仔菜包。
    六粽,米粽,粄粽,焿粽。
    七碗粄,水粄仔。
    八摸娑,米篩目。
    九層粄,粄條、面帕粄。
    十紅桃,紅粄,龜粄,長錢粄,新丁粄。
    〈客家粄十唸〉

      而客家人製作的這類米食加工品,他們將其稱之為「粄」。所謂的「粄」是指將米先磨成米漿,再做成各式的點心食品,也就是閩南族群稱呼的「粿」。客家粄的特色除了種類豐富外,最重要的是乘載了文化意義,不僅僅只是當作日常的飲食來源,更是婚喪喜慶、歲時節日以及對於祖先與神祇表達重視與敬意的方式之一(楊博任,1996)。
      到了當代,雖然「粄」原本所附加的文化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再如同以往那般強烈,但是也提供了饕客享受美食的一種選擇。如今面對製作技術失傳、經濟條件改善、飲食西化等問題的衝擊,客家粄的存在逐漸式微。不想讓這傳統美食僅留在回憶中或被其他產品取代,如何延續、改良甚至創新是目前需要思考的方向。

    參考資料:
    何來美,2022。〈兩岸客家飲食的異同與變化〉。《客・觀》,第2期,頁65-72
    房學嘉、肖文評、鍾晉蘭,2011。《客家梅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楊博任,1996。〈客家米食文化—粄類〉。《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2卷第3期,頁6-9。
    楊彥杰,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張玉欣編,《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0。臺北:中國飲食基金會。
    劉澤玲,2009。〈甜粄的滋味—淺談客家米食的特色〉。《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5卷第2期,頁55-60。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IMG_9607.JPG

    客家人的天穿日?

    農曆正月二十將至,臺灣各地的客家庄都緊鑼密鼓地忙著準備歡慶這一年一度的重大日子——天穿日。有些地區的客家庄遵循客家古禮、敬神崇祖;有的客家庄舉辦客家山歌比賽;還有的是一些客家性質的小活動。
      不管呈現方式如何,都是為了紀念這個對於客家族群重要的節日。然而,同樣是生活在臺灣,且同屬漢文化圈的福佬族群為何看似在一旁靜悄悄地莫不吭聲?又為何獨有客家族群大肆慶祝?
      為了清楚梳理上述的種種疑問,首先必須了解何謂「天穿日」呢?一般來說,所謂的「天穿日」,是指女媧補天之日,最早記載的書面資料可以追溯至東晉王嘉所撰寫的《拾遺記》。
      在上古時代,相傳火神祝融氏打敗水神共工氏時,由於共工氏倒下的位置在不周山,正好折斷了天柱,導致天崩水滲,地維殘缺,因此,女媧煉五色石用以補天。而客家人深信這天為天穿地裂的天穿日(劉還月,1989:123)。
      在天穿日這天,傳統的客家人會把新年留下來煎過的兩片甜餅,放在各自的庭院內,奉獻給上天(魏麗華,2002:17);在門前擺桌祭拜,並將油煎過的甜粄上面插上針線,象徵補天(張衛東,1991:33);抑或是我們最常見的休息不做工,認爲在這天所賺的酬勞會漏失烏有(陳運棟,2007:206)。
      天穿日實為傳統節慶之一,並盛行於全中國各地,跨越陝西、河南、江蘇、江西與廣東等地、時逾百代,因此每個地區的祭祀方式與確切時間難免不盡相同,甚至連名稱也可能不同(何石松,2011,185)。但故事本質大都還是圍繞在女媧補天的神蹟,並流露出早期農業社會「崇天敬地」的精神,也可以看出此節慶在漢文化中是相當普遍。
      那麼,為何到了當代,天穿日變成了專屬於客家族群的慶典呢?從上述文獻可以發現,其實天穿日並非專屬於客家族群所擁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了客家族群外,有些地區或族群不再如此重視天穿日而逐漸式微,唯有客家族群持續這傳統的文化禮俗,日後也才會有天穿日是專屬於客家族群的刻板印象。
      再者,行政院客委會在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時,宣布將天穿日訂定為「全國客家日」,開始推動一系列的天穿日活動,試圖喚起天穿日在當今薄弱的文化意識,也間接凝聚客家族群的文化精神。透過此一政策的施行,更是將天穿日與客家族群掛上等號,事實其實不然。客家族群只是持續天穿日文化的傳承而並非是專屬獨有之。
      即便現在天穿日不再是全國客家日 ,依然不減大眾對於客家族群與天穿日相依程度的印象。此外,因為現代工商都市化的社會機制,這傳統且富含寓意的慶典也跟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天穿日除了保有崇天敬地的文化內涵,更強調了原有的環保意識。透過修養生息,使大地恢復其力,不但增添了現代環保概念,也賦予了養身、節能、永續的意義。

    參考資料:
    何石松,2011。〈從天穿客諺看客家文化〉。《臺灣月刊》,第218期,頁16-17。
    張衛東,1991。《客家文化》。臺北:新華出版社。
    陳運棟,2007。〈客家禮俗〉。頁202-233,收錄於徐正光編,《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劉還月,1989。《臺灣歲時小百科・上冊》。臺北:臺原出版社。
    魏麗華,2002。《客家民俗文化》。臺北:愛華出版社。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碩士班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油桐花.jpeg

    客家產業經濟專題——油桐樹

    近幾年來,每年的春夏交際之時,臺灣近山的丘陵地帶開滿雪白白的油桐花,形成一股瘋賞花的熱潮,吸引大批的遊客湧入,帶動周遭社區的活力,也活絡地方經濟,更引起大眾對於油桐花的好奇,究竟油桐花是什麼?油桐花有什麼用處?為何油桐花與客家劃上等號等疑問。

      油桐樹是臺灣早期的經濟作物之一,栽植的範圍在近山的丘陵地帶,尤其集中在桃竹苗地區,而油桐樹上綻放白靄靄的花朵即是油桐花。油桐樹的功用非常多元,從樹幹、果實到種子都有其使用的價值。

      例如,油桐樹的木材可以製作成傢俱、樂器以及各式木製的日常用品,也是製作火柴棒的優良材料;油桐樹的果實可以用來榨油,而從中提煉出來的桐油可以製作油漆,也能當作防水的隔絕物,像是美濃紙傘傘面上所使用的防水材質就是桐油(黃昭國,2009:7);油桐果內的油桐籽還可以拿去販售,是早期樹農作為私房錢的收入來源之一。

      至於為何油桐樹會與客家劃上等號,與客家族群產生一種不可分割的關係呢?原因就在於上述所提及的種植範圍。油桐樹的主要栽植區域與桃竹苗地區客家人生活的範圍與人口分布大致吻合,特別在客家人口密度集中之處更為明顯(盧佳宜,2013:110-112)。因為地緣上的關聯,造就了客家人與桐樹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讓其成為桃竹苗客庄重要的經濟之一。

      除此之外,行政會客委會在2002年舉辦了第一屆的「客家桐花祭」,這個舉動是油桐花與客家文化結合的始端,也是最重要的關鍵。透過客委會積極的推動,再加上油桐花本身的旅遊價值,客家桐花祭可以說是能見度最高的客家文化活動,成功地建構了客家意象,也深入地烙印在國人心中。

    參考資料:
    黃國昭,2009。《發現自然系列-油桐花》。臺北市:親親文化。
    劉家良,2011。〈客家符號建構之研究-以桐花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盧佳宜,2013。〈桐花圖像做為客家意象最具代表性圖像之適切性研究〉。臺中: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碩士班三年級在學生。
  • View More IMG_9190.JPG

    范理事長新年賀詞

    各位敬愛的理監事們,新年快樂!

    在這個歲末的時節,成連向各位拜個早年,祝福大家,福兔吉祥、錢兔似錦!

    這幾天大家都忙著採買、打掃,準備過個好年。菜頭粄、長年菜、豬膽肝、長壽麵線有準備好嗎?在外地工作、求學的孩子們,也返鄉過年,跟親人們吃團圓飯,共度溫暖而熱鬧的年節。

    過舊曆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客家人更重視過年的歲時祭儀,因為我們的祖先都是中原衣冠舊族南遷而來,被大家公認是「崇禮儀、重廉恥,習勞耐苦,質而有文」的優質族群。我們以身為客家人而驕傲,更要珍惜我們客家人的淵源,客家的語言、傳統與文化,千萬要讓子孫們繼續傳下去,不要望掉。

    各位先進與鄉親們,過去的三年,因為新冠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很慶幸的是,我們還是平安的度過了。展望新的一年,是福兔之年,古代兔子被認為是祥瑞象徵,「兔」正象徵著「跳耀」、「機智」與「討喜」;同時,也象徵著「靈動鮮活」、「旺盛的生命力」的精神,與客家人做事很認真、能吃苦、更有源源不斷地創意,總是能克服各種挑戰的客家精神相符。

    此外,今年(112年)的世界客家博覽會將於112/8/11~10/15在桃園市盛大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全球各國近千位客家鄉親,期望本會能夠受到主辦的客委會和桃園市政府的重視跟委託,扮演重要的服務和東道主的職責與工作!
      
    成連在此,誠摯的祝福各位,有個美好的春節假期,也期盼我們在福兔之年,大家闔府平安健康、快樂幸福!事業鴻圖大展、財源廣進、心想事成、好運連連!

    世界客屬總會
    理事長范成連 敬賀
    112年小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