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報導

客家米食文化

客家米食文化

  漫遊在全臺各地的客家庄,除了欣賞客庄風景、體驗客家文化之外,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客家粄條或是客家鹹湯圓,結束後再來一份客家粢粑或是客家牛汶水當作飯後甜點儼然已成為參訪客家聚落的必經行程。

  而當你/妳在大快朵頤這些客家美食的時候是否想過,已在口中的食物,不論鹹甜、烹調、呈現方式等,都是出自於日常那碗白亮亮的米飯,為何這唾手可得,看似平凡無奇的米飯,可以變化出如此豐富的食品種類,客家人又為何如此擅長米製品的製作呢?

  想要解惑心中的疑問,首要釐清客家人與米食之間不可分割的歷史脈絡與密切關係。客家飲食文化的發展至今,有很大的因素來自於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物產資源以及社會人文環境,例如一些耳熟能詳,關於客家飲食文化的描述:「鹹、油、香」、「吃野、吃粗、吃雜」等(何來美,2022)。

  客家米食也不例外,離不開上述因素影響其文化發展,在中國原鄉,客家人久居南方,傳統的主要糧食來源以稻米為主,而蕃薯、芋頭次之,而非小麥(房學嘉、肖文評、鍾晉蘭,2011154-155)。又因為原鄉客家人大多居住於土壤貧脊的丘陵山區,山間梯田的稻米產量一直有限,無法提高(楊彥杰,2000:368-369)。

  在稻米產量不足的情況下,客家人為了求果腹以及飽足感,傳統客家婦女練就出一手加工各式米製品的技能,也逐漸發展出客家米食的多樣性(劉澤玲,2009:56)。即便後來客家人到了臺灣,依然保留這項好手藝,民間甚至有人將編寫成著名的〈客家粄十唸〉,由此可見客家人加工米食的本領以及其種類的繁多。


頭錐,油錐仔。
二粢,粢粑仔。
三甜粄,鹹甜粄,番豆粄,紅豆粄。
四雪圓,粄圓,惜圓,圓粄。
五包,豬籠粄,番薯菜包,艾仔菜包。
六粽,米粽,粄粽,焿粽。
七碗粄,水粄仔。
八摸娑,米篩目。
九層粄,粄條、面帕粄。
十紅桃,紅粄,龜粄,長錢粄,新丁粄。
〈客家粄十唸〉



  而客家人製作的這類米食加工品,他們將其稱之為「粄」。所謂的「粄」是指將米先磨成米漿,再做成各式的點心食品,也就是閩南族群稱呼的「粿」。客家粄的特色除了種類豐富外,最重要的是乘載了文化意義,不僅僅只是當作日常的飲食來源,更是婚喪喜慶、歲時節日以及對於祖先與神祇表達重視與敬意的方式之一(楊博任,1996)。

 

圖片說明:艾粄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到了當代,雖然「粄」原本所附加的文化意義,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再如同以往那般強烈,但是也提供了饕客享受美食的一種選擇。如今面對製作技術失傳、經濟條件改善、飲食西化等問題的衝擊,客家粄的存在逐漸式微。不想讓這傳統美食僅留在回憶中或被其他產品取代,如何延續、改良甚至創新是目前需要思考的方向。

參考資料:
何來美,2022。〈兩岸客家飲食的異同與變化〉。《客・觀》,第2期,頁65-72
房學嘉、肖文評、鍾晉蘭,2011。《客家梅州》。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楊博任,1996。〈客家米食文化—粄類〉。《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2卷第3期,頁6-9
楊彥杰,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張玉欣編,《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0。臺北:中國飲食基金會。
劉澤玲,2009。〈甜粄的滋味—淺談客家米食的特色〉。《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5卷第2期,頁55-60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