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報導

美濃窯新客家菜

美濃窯新客家菜

  想要體驗有別於桃竹苗地區的傳統客庄聚落,南部六堆地區的美濃,向來是遊客的首選之一。美濃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與景觀,以及豐富的人文歷史風情,客家人已經在此生活三百餘年之久。每當提到美濃,朗朗上口的不外乎就是油紙傘與客家美食,較少的人會想起另一項將美濃招牌帶進世人眼中,媲美世界級的技藝,素有「北鶯歌,南美濃」之稱的美濃陶藝——美濃窯。

  事實上,美濃窯自1987年由陶藝大師朱邦雄將陶瓷藝術引進回故鄉美濃發展也已有36個年頭,擅長創作大型公共藝術類型的他,參與與執行過的作品包括了高雄小港國際機場的入境大廳、高雄捷運、佛光山如來殿的國際會議廳迴廊,以及全國各層級學校單位等的陶壁佳作。然而,諸如此類的大型藝術公司在面對疫情的衝擊時也不得不思考轉型的問題。那麼,美濃窯是透過何種途徑去因應危機,甚至再創高峰?

 

  第二代負責人朱俊璋表示:「藝術並不是一種平易近人的東西,當一個藝術作品被創造出來的同時,唯有懂得欣賞的人會產生共鳴。因此,藝術往往是一個小眾、較為封閉,以及需要門檻的領域。但是,面對疫情,我們也不得向現實低頭,而我想「吃」,是最能貼近人群的一種方式,所以我們選擇將品牌延伸,藉由客家美食解決疫情的困境,同時也推廣陶瓷工藝的本業,這也可以算是美濃窯第一次去主動接觸大眾的機會。」

  於是,美濃窯新客家菜便就此誕生。「新」客家菜,顧名思義,就是有別於傳統的客家菜,富含新穎且多變的菜色呈現方式。朱俊璋表示,美濃窯新客家菜的有二大核心理念:堅持選用在地食材、別家餐廳有做的我們不做。翻開菜單,我們可以輕易地看見這些元素充分地展現在菜餚之中,例如,白玉燉牛腩,選用的是來自屏東萬丹的國產牛肉,並結合粵式「清湯腩」的烹調方式所熬製而成。

  新客家小炒,除了使用傳統元素的豆乾、魷魚、蔥、蒜苗以外,尚以客家鹽豬肉來取代五花肉的使用,這樣不僅能大幅減少油耗的產生,更可以替客家小炒增添鹹豬肉的香氣與風味。另外,薑片佐肥腸的發想原意也獨具巧思。傳統來說,薑絲炒大腸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客家「腸」料理。不過如果深究薑絲炒大腸的製程與原料,不難發現「醋精」是使這道菜充滿靈魂的關鍵調料,而醋精在本質上並不適合食用,其是有害人體健康的。業者為了滿足饕客的口慾,卻又不想讓前來用餐的客人帶著負擔離去,因而使用日式薑片來替代醋精,在提供餐點的考量上也能夠替食客的健康把關,做到一舉兩得的雙贏表現。

 

  除了在餐點設計上的用心之外,餐廳內部的裝潢與食器也別有風格。業者融入大型陶藝工業的老本行,將陶壁鑲嵌在餐廳內部的每個角落;不僅如此,在餐具的選用上,部分來自於自家生產的陶瓷藝品,試圖將藝術與飲食合而為一,營造一個藝術氛圍的用餐環境。這樣的操作手法,不只是增加在營業上的效益(陶瓷藝品),更是直接地讓藝術去接觸群眾,反之,群眾也更願意去了解藝術的真諦。

  餐廳營業至今大約也一年半左右了,朱俊彰表示,雖然尚未達到預期的成果,但是不論是餐廳,或是陶瓷本行,都是持續邁向對的道路上前進。過去,身為一位陶瓷工藝家,不需要去面對顧客的指教或是批評。但是如今,身為一位專業的餐廳業者,更迫切的是來自所有前來用餐貴賓的真實反饋。如同他們自己所說,餐廳的開業,確確實實地讓他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面對群眾,不論好與壞,都深刻地反思不足,再前進。做生意,何嘗不是如此?那麼人生,不也是一樣嗎?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