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報導

臺灣客家飲食文化

  談起客家飲食文化,首先印入腦海的會是什麼?琅琅上口的客家菜名,如客家小炒、梅干扣肉、鹹菜肉片湯等;獨具特色的飲食特徵,如油鹹香、粗野雜、重山珍、少海味等;抑或是思鄉遊子對於母親或是祖母的心靈寄託。

  不論為何,這都說明了客家菜或客家飲食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與賦予了不同面向、程度以及層次的意涵。然而,是誰定義了客家飲食?客家菜與臺灣客家菜一樣嗎?當代我們口中所談論的客家菜又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那麼,何謂客家飲食?根據林淑玲學者的定義,客家飲食是指客家人透過祭祀、共食與敘事,在相對應的歲時祭儀或節慶形塑集體意識(ollective consciousness)的過程,並反映在其集體記憶(ollective memory)中。簡言之,就是屬於全體客家族群與社會的飲食文化。

  傳統來說,客家飲食文化的概念化緣自於上世紀90年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不論是中國、臺灣,甚至是日本的學者都開始投入客家飲食領域的研究,而大眾對於客家飲食有關的既定印象也是從此逐步建構,例如日本學者周達生在1990年的〈客家食的文化〉一文中點出客家菜的三大特點就是鹹、香、肥;中國學者王增能與楊彥杰在其著作中更明確地指出客家飲食的結構與特徵——吃素、吃野、吃粗、吃雜,並說明客家飲食文化的形成傳承了中原飲食文化,再加上其所居的自然地理條件、物產資源,以及南遷後與當地土著以及相鄰民系的飲食文化交織發展的社會人文環境;臺灣學者除了描述移居海外的客家人可能與當地居民互動下產生新的飲食文化內涵,其餘的部分大多也覆述了以上的特點,至此客家飲食文化的意涵大致具體成形。

  然而當你攤開王增能對於客家風味小吃的介紹,你會發現可能沒有一樣是有看過或是吃過的,再看謝重光的客家風味小吃清單,驚然瞥見客家人有吃生食的習慣。這些所謂中國原鄉傳統的客家飲食文化,顯然與我們在臺灣所熟知的客家菜有所不同,它們既不會出現在臺灣客家家戶的家常菜、祭祀禮儀的供品,更不是在客家餐廳所標榜的客家美食。即便有些傳統客家菜餚是有盛行或是流傳於臺灣的菜桌上,但這似是而非的情況無疑是凸顯了臺灣客家飲食文化的獨特性。

  臺灣的客家美食有些什麼呢?諸如大眾耳熟能詳的四炆四炒、北埔擂茶、新埔板條、美濃野蓮等,這些都可以算是新興或是再創新的臺灣客家飲食菜餚。且雖然統稱為臺灣客家飲食菜餚,但內部也有不少異質性,例如,官方所認定的四炆四炒其實只是專屬於臺灣北部的客家聚落,並非例舉在南部客家菜餚之中。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

 
  由於臺灣的客家人口組成來自原鄉不同地區的客家人,且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客家家庭、消費者、餐廳業者與官方思維的差異,大家對於「客家菜」的敘事方法不一,使客家飲食不再是亙古不變的集體記憶。當代臺灣客家飲食的特色,已經可以說是逐步脫離了將客家菜定位為鄉愁、異國經驗或是民俗文化,而朝向觀光消費與地方特色產品的方向邁進。

參考資料:
周達生,1990。〈客家食的文化〉,《客家學研究》,第2期,頁85-95
王增能,1995。《客家飲食文化》,福州:福建教育。
林淑玲,2015。〈建構「客家美食」與消費客家文化〉,《中國飲食文化》,第111期,頁67-121
楊彥杰,2000。〈客家菜與客家飲食文化〉,《第四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80。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謝重光,2005。〈客家社會文化生活中的蠻夷之風〉,《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頁53-104。上海:上海古籍。

筆者:甘富尹,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研究所三年級在學生。